真空提拉閥是一種專門用于真空系統中控制氣體流動的裝置,通過機械結構實現閥門的開啟與關閉,確保真空環境下的密封性和操作可靠性。其核心功能在于維持真空系統的穩定性,防止氣體泄漏,廣泛應用于需要高真空環境的工業領域。
真空提拉閥通常由閥體、閥桿、密封組件及驅動機構組成。以LNG氣瓶抽真空推拉閥為例,其結構包括手輪、止螺栓、活接、閥體及密封圈等部件。手輪通過閥桿控制活接的移動,活接與閥體連接處設置多層密封圈(如密封圈Ⅰ、Ⅱ、Ⅲ),確保推拉過程中無泄漏。工作時,旋轉手輪帶動閥桿移動,活接隨之調整位置,實現閥門的開啟或關閉。這種設計使閥門在抽真空過程中既能高效抽氣,又能在結束后輕松與真空堵頭分離。
一、操作前準備
確認系統狀態
檢查系統壓力:確保閥門兩側的真空腔體或管路已抽至工作真空度或更低。嚴禁在存在顯著壓力差(尤其是大氣壓與真空之間)時強行開啟或關閉閥門!這可能導致閥板變形、密封損壞或驅動機構過載。
確認流程:明確該閥門在系統中的作用(如主隔離閥、泵隔離閥、腔體連接閥等)。
檢查閥門狀態
觀察閥門當前位置(開/關),可通過位置指示器、限位開關信號或目視(如帶觀察窗)確認。
檢查驅動機構(手輪、氣動執行器、電動執行器)是否正常,有無漏氣、漏油或電氣故障。
環境檢查
確保操作環境安全,無人員或設備在閥門動作范圍內。
對于自動化系統,確認控制信號和聯鎖邏輯正常。
二、開啟閥門(Open)
平衡壓力(關鍵步驟)
在開啟閥門前,必須確保閥門兩側壓力基本平衡。如果一側是大氣,另一側是真空,需先通過小口徑的慢充氣閥或針閥向真空側緩慢充入惰性氣體(如氮氣),直至壓力接近大氣壓。
對于泵隔離閥,可在停泵后自然平衡,或通過破空閥平衡。
執行開啟動作
手動閥門:
緩慢旋轉手輪或扳動手柄,使閥桿垂直向上提升閥板。
操作應平穩,避免沖擊。聽到“咔”聲或到位后停止。
氣動閥門:
向控制口(通常為“開”口)通入規定壓力的壓縮空氣(如0.4-0.6MPa)。
閥門會自動開啟,到位后氣路保持或泄壓(取決于自鎖設計)。
電動閥門:
在控制面板或軟件上點擊“開啟”按鈕。
電機驅動閥桿上升,到位后自動停止。
確認開啟
通過位置指示器、限位開關反饋信號或真空計讀數變化(如抽速增加)確認閥門已完q打開。
對于手動閥,手輪應能空轉或有明顯限位感。
三、關閉閥門(Close)
執行關閉動作
手動閥門:
緩慢反向旋轉手輪或扳動手柄,使閥板垂直下降。
當閥板接近閥座時,應減慢速度,輕柔地使其落座,避免撞擊。
氣動閥門:
向“關”口通入壓縮空氣,或切斷“開”口氣源(取決于單/雙作用氣缸)。
閥門自動關閉。
電動閥門:
點擊“關閉”按鈕,電機驅動閥桿下降。
確保完q關閉
手動閥應繼續施加適度的關閉力(通常1-2圈),確保閥板與密封面完q貼合,但嚴禁過度用力,以免損壞密封或閥桿。
通過位置指示、限位信號或真空隔離效果確認已關嚴。
四、操作后檢查
泄漏檢查(可選)
對于關鍵應用,可在閥門關閉后使用氦質譜檢漏儀對法蘭、閥桿密封處進行檢漏,確保無泄漏。
系統監控
觀察真空計讀數是否穩定,確認閥門起到了預期的隔離或連通作用。
記錄操作
在操作日志中記錄操作時間、閥門狀態、操作人員等信息。